
神舟二十一号机组成员——任务指挥张路大校(中)、航天工程师吴飞少校(右)和有效载荷专家张宏章——周四在中国西北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会见了媒体。 (王江波/中国日报)
中国将于周五晚上将三名宇航员送入近地轨道,在天宫空间站上进行乘员轮班,并开展一系列科学任务,包括首次在轨啮齿类动物实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局新闻发言人张静波周四上午在酒泉航天港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搭载载人神舟二十一号飞船的3月2F长火箭定于周五晚上11时44分从中国西北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神舟二十一号机组成员在任务指挥员、49 岁的张路大校的带领下,将与同事一起监督神舟二十号,神舟二十号机组已在空间站运行了数年时间。发言人说,已经超过六个月了。
这位同时也是航天局高级工程师的发言人表示,运载火箭的推进剂注入工作定于周四晚些时候在其服务塔开始,其他发射前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进入预定轨道位置后,将启动快速自主交会对接模式,然后大约需要三个半小时才能接近并与天河核心舱前端口对接。”他说。
神舟二十一团队在六个月的停留期间将承担天宫空间站的运行和维护任务。这将是张鲁继神舟十五号任务返回约29个月后的第二次航天飞行。对于他的两名队友——航天工程师吴飞少校和有效载荷专家张宏章来说——这将是他们的首次任务。
32岁的吴将成为继上校之后第四位进入轨道的中国航天工程师神舟十六号任务朱扬柱、神舟十九号王浩泽中校、神舟二十号王杰大校。
吴将成为中国参与航天的最年轻航天员,打破神舟十七号中校唐胜杰中校长期保持的纪录,唐胜杰中校于2023年10月首次太空旅行,时年33岁。
在2021年1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师之前,吴曾是北京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一名工程师,专门研究航天器控制技术。
39岁的张宏章将成为继神舟十六号任务成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桂海超之后,第二位在太空中丧生的中国平民,也是第二位登上航天飞机的中国有效载荷专家。
他也是第一位从中国领先的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招募的宇航员。他的学术工作侧重于批判性材料先进电池的标准和政府政策。
在轨运行
据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介绍,在轨停留期间,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将执行科学实验与应用、太空行走安装防护设备和其他仪器、拆除和回收设备等一系列任务。
具体来说,航天员计划开设27个新科技项目,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医学、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新型航天器技术等领域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这位发言人表示,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器将进行我国首次在轨啮齿类动物实验。四只老鼠(两只雌性和两只雄性)将乘坐飞船飞往天宫空间站,在那里观察失重和封闭空间的新环境对其行为模式的影响韦德,他说。
该发言人补充说,任务结束后,老鼠将与宇航员一起返回地球进行进一步观察,包括它们的应激反应的变化以及暴露在太空后的许多组织和器官的适应。
载人前哨基地
天宫号将于2022年底竣工,是目前唯一一个由单一国家独立管理的运行空间站。它绕地球运行的高度约为400公里。
空间站拥有三个永久组件——天河核心舱和两个大型科学实验室舱,称为“问天”和“梦天”。目前与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两艘来访飞船相连。
天宫总重近100吨,是人类太空中最大、最复杂的建筑之一。
轨道前哨站由神舟二十号航天员执掌——任务指挥员陈东大校、陈忠瑞大校、万大校g杰——自从他们四月下旬到达以来。
宇航员进行了多次科学实验和技术测试,并进行了四次太空行走。 CMSA 发言人表示,他们计划在与继任者一起度过几天的交接工作后飞回地球。
发言人说,在神舟二十号任务中,陈东成为第一位在太空度过400多天并进行六次太空行走的中国航天员。